中環街市「傷重見骨」 市建局擬引入新石屎料修葺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7/10/22 15:39

最後更新: 2017/10/22 15:40

分享:

分享:

市建局總經理麥中傑(右起)、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、中環街市活化項目結構顧問關建祺,及理工大學結構工程講座教授滕錦光,到中環街市視察天花滲水及混凝土剝落情形。(市建局圖片)

市建局10月10日從政府接收中環街市,準備啟動活化工程,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指中環街市內部多處有結構問題,形容建築物失修嚴重、廣泛剝落和鋼筋鏽蝕得「傷重見骨」,會引進新混凝土物料,為中環街市復修。他強調,若中環街市仍可復修,社會應該思考拆卸建築物是否唯一考慮。

韋志成發表網誌,指他以結構工程師的身分,跟其他工程專家往中環街市視察,為日後復修工作訂定方案。

他指建築物到處都顯露出受歲月侵蝕的痕跡,形容內部「外強中乾」。他舉例,地面層的混凝土結構柱,因以前長期被海鮮檔的海水浸濕,造成混凝土剝落,露出鋼筋之餘,許多鋼筋更遭鏽蝕而斷開,失去支撐力。

另外樓上1樓和2樓的柱樑,亦因風吹雨打及天台滲水,混凝土出現不同程度的鬆脫剝落,內部鋼筋因而失去保護,令侵蝕加劇。

2015年中環街市內部,天花有鏽蝕鋼筋外露。(資料圖片)

韋志成指中環街市的結構衰弱,加上原結構地基圖已於戰時遺失,致無法進行結構評估,令它不能承受負載超過其原設計的載重量,即不適宜採用加大柱樑結構這種涉及額外重量的結構加固技術工程。工程顧問建議引用一種在香港尚屬新穎的混凝土修葺物料,稱為「纖維增強聚合物復合材料」(Fiber-Reinforced Polymer Composites,簡稱 FRP),是以高強度、高性能纖維作為主要承重的新型結構材料。

他指這項技術的優點,是它屬於非干擾性的復修物料,可在無明顯改變原來建築結構的情況下,為原結構加固,加強其負載能力。工程顧問解釋,當鋼筋受到氯化物(例如海水中的鹽份)入侵,便會生鏽膨漲,令混凝土爆破剝落,破壞結構的原有強度。面對中環街市的情況,工程顧問須先將表層已遭侵蝕的混凝土及生鏽鋼筋剷除,然後焊接新的鋼筋及填補新混凝土,為結構「固本」;然後將FRP物料塑造成薄膜粘合在構件的外圍,就如為破損的構件加了一件堅韌的緊身外衣,保護整個建築結構,增加結構的強度和抵禦能力而不影響外觀。

同場視察的理工大學可持續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滕錦光稱, FRP這種物料現已廣泛用於飛機製造、汽車部件等的生產上,它亦可應用於建造工程,特別是修復混凝土建築物工程,可粘合在柱、樑及樓板等構件外層,保護混凝土並加強結構的安全性。他又指理大研究小組已就FRP加固後混凝土結構的耐火設計方法進行研究,並提出設計方法,確保物料可安全應用在高密度城市的樓宇建築中。

他強調,應先以預防保養及適時復修等手段,維持樓宇的安全及宜居性,直至建築的整體結構已不能再透過有效的復修延長使用壽命,才透過整體規劃,重建更新。

【延伸閱讀】中環街市大規模復修鞏固估算需7.5億